咨询人:孩子妈妈盟牛配资
当事人年龄/性别:9岁,三年级男孩
指导老师:卢老师及其团队
情况介绍:
厌学、脾气暴躁
存在躯体化反应
(本篇文章为孩子妈妈自述。)
我的儿子小林(化名),自从他踏入三年级的教室,就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,逐渐对学习产生了厌倦。每当他坐在课桌前,总是难以集中注意力,小手不停地摆弄着文具,或者在书本上乱涂乱画,课堂上的小动作多得让老师都摇头叹息。
放学后,原本应该是温习功课、完成作业的时间,他却总是找各种借口拖延。每当我看到他书包里堆积如山的作业,心中便涌起一股无名的焦虑。我试图耐心地劝说他,希望他能够主动完成作业,但每次我提起这个话题,他就像被触动了敏感的神经,瞬间变得歇斯底里,哭闹不止。
回想起他小时候,那时的他乖巧懂事,即使有时候调皮捣蛋,但只要我严厉地训斥几句,或者轻轻地打几下手心,他就会立刻安静下来,乖乖地去写作业。然而,随着岁月的流逝,小林的个头逐渐长高,身体也变得越发强壮,我再也无法像过去那样轻易地管教他。每当我想要动手,看到他那双倔强的眼睛,我就下不了手。
展开剩余84%我干着急,却毫无办法。我尝试了各种方法,试图激发他对学习的兴趣,但都无济于事。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,是不是过于严厉?是不是没有给予他足够的关爱和支持?我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和自责之中。
经过专家卢老师的分析,我找到了孩子出现这个状态的原因。
我的焦虑情绪影响着孩子,
让他也承受了不必要的压力。
-
在这座繁华却又陌生的城市里,我仿佛置身于一个无尽的迷宫之中。每当夜幕降临,我独自一人躺在床上,心中涌动的焦虑如潮水般席卷而来,让我无法安宁。在这座城市里,我没有稳定的工作,没有亲近的亲戚朋友,更没有那温暖的伴侣在身边,陪伴我共度难关。
我的生活仿佛被孩子紧紧地捆绑着,从早到晚,我的每一个眼神、每一个动作,都围绕着那个小小的身影。我开始将自己的价值、希望,甚至是生活的意义,都附加在孩子的身上,仿佛他就是我的全部,是我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支柱。
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孩子也在渐渐地长大。他不再像小时候那样,对我言听计从,而是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张。他的眼神里充满了对世界的好奇和探索,他开始想要摆脱我的束缚,去寻找属于他自己的天空。
这让我更加焦虑了。我试图用各种方式去控制他,去约束他,希望他能够按照我所设想的那样去成长。但是,我越是控制,孩子就越是逆反。他开始反抗我,开始对我产生抵触情绪,我们的亲子关系也因此变得越来越紧张。
我们的家庭序位颠倒,
亲子关系大于了夫妻关系。
-
孩子爸爸每次打来的视频电话,他的目光总是聚焦在孩子的身上,询问着学习进度、作业完成情况,关心着孩子的每一个成长细节。而我,默默地听着孩子爸爸的询问,心中泛起一丝丝的失落。仿佛在这个家里,孩子才是他真正的牵挂,而我,只是他生活中的一个配角。
我们夫妻之间的感情并没有大问题盟牛配资,但总觉得缺少了什么。我们像是并肩作战的战友,为了孩子的未来而共同努力,却忘记了彼此也需要情感的滋养。当了爸爸妈妈以后,我们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,忽略了彼此的情感交流。
我们的教育方式也出现了问题
-
从我成为母亲的那天起,我就一直在思考,如何才能给我的儿子一个完美的家庭环境,让他茁壮成长。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我逐渐意识到,我们的家庭教育方式似乎出现了问题。
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性,于是我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儿子的学习上。每当他考试成绩不理想,或者在学习上稍有懈怠,我就会忍不住批评他,指责他不够努力。我以为这样可以激励他更加用功,但事实却并非如此。
在忙碌的生活中,我忽视了儿子的情感需求。他的眼神中充满了迷茫和困惑,但我只顾着追问他的学习情况,却从未关心过他的内心世界。他的喜怒哀乐,他的情感波动,都被我视为无足轻重的小事。
直到有一天,我意识到儿子的情绪变得越来越不稳定。他变得暴躁易怒,经常为了一些小事发脾气。我开始感到困惑和担忧,不明白他为什么会变成这样。
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。我意识到,我过于关注儿子的学习,却忽视了他的情感需求。我没有给他足够的关爱和理解,没有教他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。我只是一个劲地批评和指责,让他感到无助和沮丧。
孩子爸爸和我都开始改变
-
◎ 孩子爸爸开始主动承担教育问题的责任
卢老师,她是一位深谙家庭教育之道的智者,她的话语像一盏明灯,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。卢老师指出,家庭教育的责任不应该只由母亲一人承担,孩子的父亲也应该主动参与进来。她的话语让我陷入了沉思,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。
卢老师告诉我,孩子的父亲应该对我为家庭的付出表达认可和欣赏。她说,当我感受到被看见、被爱着时,我的情绪会变得更加稳定,而这种情绪的稳定也会传递给儿子,让他感到轻松自在。我开始尝试与丈夫沟通,让他更多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。
起初,丈夫有些不适应,但在我的鼓励和卢老师的指导下,他逐渐找到了自己的角色。他开始主动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,与我一同制定教育计划,共同陪伴孩子成长。每当他看到我为家庭付出时,都会用温柔的话语表达他的认可和欣赏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和满足。我知道,这不仅仅是因为丈夫的参与和认可,更是因为我们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结越来越紧密。我们互相支持、互相理解,共同面对家庭中的种种挑战。而儿子也变得更加轻松自在。他不再那么依赖我,而是能够自己解决问题,与父亲建立起深厚的感情。
◎ 我也开始走出去
自从我成为母亲后,我的世界里似乎只剩下了儿子。我全心全意地照顾他,陪伴他成长,他的喜怒哀乐成了我生活的全部。然而,这样的生活让我渐渐感到了一种束缚,仿佛自己被困在了一个小小的世界里,无法呼吸。
卢老师鼓励我建立多维度的人际关系网,尝试走出去,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和工作。
我犹豫着,不知所措。卢老师耐心地解释说,孩子需要的是一个独立、有自信的母亲,而不是一个只知道围着他转、没有自己生活的母亲。她告诉我,建立多维度的人际关系网不仅可以帮助我稳定自我价值,还能让我更加了解社会,丰富自己的阅历。
在卢老师的鼓励下,我会在周末,尝试着与儿子同学的家长们一起约出去玩,分享彼此的育儿经验,也让自己有机会放松和享受生活的美好。
渐渐地,我发现自己开始有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圈。我不再只是儿子的母亲,我也是一个独立、有追求的女性。我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,学会了爱自己、关心自己。当我的自我价值得到稳定和提升时,我发现与儿子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和谐了。
我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儿子当作我的中心,而是让他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。我开始尊重他的选择和意愿,给他足够的自由和空间去成长。同时,我也更加珍惜与儿子相处的时光,用更加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他的成长和变化。
如今,我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,儿子的躯体化症状也减少,学习的动力增加。我感激卢老师的鼓励和指导,也感谢自己勇敢地走出了那一步。我知道,未来的路还很长,但我会继续努力,让自己和儿子都过上更加幸福、美好的生活。
专家卢老师指导后妈妈的反馈盟牛配资
发布于:河南省天盛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